司法为民有温度,诉源治理有深度,诉前调解有力度……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全方位优化立案诉讼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2022年5月,该庭获评全区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今年1月,荣立集体三等功。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19/4047719.jpg?imgid=4047719)
司法为民有温度
近年来,城中区法院立案庭逐步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分区,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将原有的5个无差别窗口调整为按业务种类及案件类型分类,增设导诉区、诉讼辅导区、调解室,推动传统的立案登记大厅向开放型、高效型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转变,向当事人传递司法温度。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0/4047720.jpg?imgid=4047720)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
让数据跑腿,为群众解忧。2022年6 月,南宁市一家公司因一起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诉至城中区法院,但当时正处疫情防控期间出行不便,难以到城中区法院立案庭办理手续。城中区法院干警告知可以申请跨域立案,公司代理人前往南宁市邕宁区法院立案窗口提出申请并递交立案材料即可。城中区法院和南宁市邕宁区人民法院协同合作,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和审判系统有效对接,仅用10分钟就完成跨域立案。随后,邕宁区法院通过邮政专递将立案材料邮寄到城中区法院,为当事人解决了异地立案困难、减轻了诉讼成本。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1/4047721.jpg?imgid=4047721)
网上立案
2022年10月,辖区一家银行拟对一批涉信用卡纠纷提起诉讼,特向城中区法院询问立案流程。
考虑到案件数量多,若银行方面直接来法院立案,一旦材料缺漏,需重新准备,耽误时间,立案庭干警指导银行方在广西移动微法院提交立案材料进行网上立案,立案庭初步审核通过后,第一时间通知银行提交纸质材料,再由专门人员办理立案。就这样,城中区法院立案庭通过网上立案的方式一次性受理32件案件,大大缩短了立案时间,获得了当事人点赞。
诉源治理有深度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立案庭干警深入走访辖区涉诉高发的金融机构、物业机构以及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现状和司法需求,就诉源治理工作机制与相关部门达成共识,打造互通互联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促进类型化矛盾纠纷在源头解决。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2/4047722.jpg?imgid=4047722)
“三官一律”进基层
该庭积极开展法官进商会、进协会、进企业“三进”活动,推动法官与商会、行业协会、民营企业结对,实现司法需求与法院服务保障及时衔接,通过非诉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同时,推动“三官一律”进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官“三进”活动
2022年9月,何先生来到城中区法院咨询诉讼事宜。在与立案大厅值班律师交流时,何先生情绪激动,立案庭法官蒙鹏燕及时沟通,将其引导至调解室,耐心聆听其诉求。
原来,何先生在柳州一家手机店购买一部手机,不久出现非人为故障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就找到店家要求更换,店家认为已超过质保期限,拒绝更换手机。双方遂产生纠纷。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3/4047723.jpg?imgid=4047723)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4/4047724.jpg?imgid=4047724)
蒙法官倾力调解获赠锦旗
解决纠纷的方案。何先生看到法官主动联系解决问题,也同意退让一步,不再坚持换新机,改为店家维修手机主板,并进行180天的质保。经蒙法官反复释法明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5/4047725.jpg?imgid=4047725)
许法官开庭审理物业合同纠纷案
今年以来,城中区法院干警深入社区就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开展实地调解,推动矛盾纠纷批量化解。2月27日,许兰珍法官在小区开庭审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许多有着相似问题的居民纷纷赶来旁听庭审,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促使百余户业主主动交纳了拖欠的物业费。
诉前调解有力度
立案庭积极探索诉讼服务新模式,构建全流程服务平台。引入新视云远程调解设备,使调解时间更灵活、成本更低廉,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初,柳州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将一面印有“司法为民倾真情,尽职调解化纠纷”字样的锦旗送到城中区法院,感谢立案庭在诉前成功化解20件物业纠纷案,为物业公司追回10多万元物业费,维护了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良性关系。
立案庭获赠锦旗
物业公司服务的小区多名业主拖欠、拒缴物业费近三年,导致矛盾激化。物业公司将业主起诉至城中区法院。立案庭法官认为,案件标的额较小,矛盾争议焦点集中,在诉前调解阶段息诉止纷更有利于双方日后和谐相处。
法官紧扣矛盾纠纷争议焦点,主动约谈物业公司,逐一跟业主沟通,了解到业主是对物业服务有意见才拒交物业费。法官解释法律规定,强调业主不履行合同义务将承担相关法律后果;物业公司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要与业主有效沟通。法官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促使20 户业主主动缴纳拖欠的物业费,成功化解纠纷。
分调裁审有速度
针对案件数量激增、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情况,立案庭勇担重任,成立速裁快审团队,以27.59%的法官力量审结全院70%的民商事案件,为落实“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供坚强保障。自2022年7月设立保全与集约送达中心以来,立案庭将上门送达与电子送达两手抓,明显降低总平均送达时长,减少邮寄费用,基本实现立案之日起15天内即可安排开庭审理。
2022年12月,一起长达一年未能得到解决的买卖合同纠纷,在城中区法院立案后半个月内案结事了。
原告于2021年12月在被告处订购不锈钢橱柜一套,交纳定金3000元。2022年5 月,原告将余款支付完毕,被告一直未如约上门安装橱柜。经多次协商,被告承诺2022年11月15日将橱柜安装完毕,逾期未安装支付2000元违约金。但被告未在约定时间履行承诺,原告起诉到城中区法院。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726/4047726.png?imgid=4047726)
许法官组织当事人调解
立案庭法官许兰珍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涉案金额小,具备良好的调解基础。但因其中一名被告无法联系,调解中断,许兰珍向电信运营商发送司法协查函,取得被告的联系方式。多次交流后,原告表示被告帮其安装好橱柜并支付违约金即可,被告表示因疫情期间厂家发货延迟,需要原告给予一定期限。充分了解当事人诉求后,许兰珍进一步阐明法律规定,释明法律风险。最终,被告于2022年11月26日为原告安装橱柜。原告则递交撤诉申请。
来源:广西法制日报
文字:赖隽群 唐艺燕
审核:唐晓穗
编辑: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