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顺利执结一起立案10天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面对年轻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发出寄语,言辞恳切的劝诫,耐心的说理、严肃的释法,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及司法权威的同时,彰显了司法温情。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697/4047697.jpg?imgid=4047697)
2021年12月,傅某因故向杨某借款7500元,后经杨某持续进行催还,傅某仅归还了1000元。杨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将傅某诉至城中法院。城中法院判决傅某向杨某偿还借款6500元。该判决生效后,傅某并未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杨某于2023年3月10日向城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承办法官在受理该执行案件后,依法向傅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法律文书,同时迅速启动财产查控,查询到其名下有两辆车以及寿险。考虑到傅某年纪尚小,且案涉款项数额不大,法官选择先对傅某进行约谈,引导其主动履行义务。
傅某虽履约前往法院,但在执行法官向其释明如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不仅会对今后的信用造成不良影响,法院还可依法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的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傅某依旧百般推诿。傅某名下有财产却毫无主动偿还的意愿,经过约谈态度毫无转变,承办法官决定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此时傅某终于意识到不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当场与家人沟通后将案款汇入杨某的银行账户。该案执行完毕。
//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傅某名下的车辆及保险均为母亲出资购买,此前因参与赌球负债,均由家里帮助偿还。面对这样的被执行人,承办法官深感惋惜,对傅某发出了执后寄语:青年既要有知错的能力也要有改错的勇气,纵使之前走了弯路,但要懂得反省,以此次事件为警示,脚踏实地,自食其力。听了法官的话傅某表示会更加懂法、守法,反思过错,今后会敢吃苦、肯奋斗。
在审判执行过程中,城中法院坚守为民初心,通过情理与严法并用,化解当事人的心结,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作者:黄海玲
审核:唐晓穗
编辑: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