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越来越多,案件涉及区域不断扩大、涉案金额不断增加、作案手法也不断演变。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同情心重等特点,骗取老年人钱财。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行为,主要骗局有“投资养老”“以房养老”“养老银行”“投资返利”等。犯罪分子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来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老年人防骗指南吧。
一、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维持和坚定自己正确的思想和理念
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二、开拓眼界,关心社会
三、远离和排斥可疑人员
四、不要轻易付钱
五、不参加非组织活动
六、去政府和社区定点和正规的部门办事
老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七、不要随便接不熟悉的电话
八、微信、支付宝、网银不要放太多钱
骗局一:保健品骗局
一些企业采取产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骗局二:“以房养老”骗局
骗局三:冒充亲朋好友的骗局
骗局四:“投资返利”骗局
近些年,有部分公司在注册时将公司名称注册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并在线下租用场地,打出“养老银行”的名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骗局五:冒充公检法人员的骗局
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或者法院的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和担心“官司缠身”的恐慌心理,让老年人配合其所谓的“工作”,缴纳一部分保证金或将自己的钱转移到指定的“安全账户”。
骗局六:“中奖”骗局
骗局七:谎称代办社保的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转自:郑州中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