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当“小季”变“老季”,愿归来仍少年
  发布时间:2020-06-11 15:31:23 打印 字号: | |

法官这个职业,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激情澎湃,更多是清苦和坚守相伴,只是每个平凡人的背后都坚持着做不平凡的自己。请欣赏来自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刑庭员额法官季念勇的演讲——《法官看法院,法官看法官》。

接到院里面安排的演讲任务,说实话,刚开始自己是抵触的,入职八年多,是老同志,柳州话讲是老鬼了,按惯例,这种活动应是新进小年轻表现的时候,犹豫再三,还是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其实也想趁这个机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写写总结,发发感慨。所以接下来呢,我的演讲没有慷慨陈词,没有催人泪下,更多是向大家分享点滴感受,甚至夹杂一点吐槽。

关于法官职业

去年的某个时候,我高中的班长在班级群里传了张相片,是我发表在学校期刊的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将来想做一名人民法官,明镜高悬,为民伸冤...当时同学们在群里纷纷调侃,说我才是一名真正的追梦者。是的,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结合起来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回头想想,工作八年,我也为这件幸事付出很多很多:2012年进入城中法院,正值案件数暴增的时候,我从书记员做起,加班加点,苦中作乐;做了审判员更是挑战,业务层面,如民事案件,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符,个案正义的价值与法律引导价值谁先谁后的问题;刑事案件,如何更好的做到以审判为中心,等等。还有,案子多了办不了,焦虑,案子疑难判不下,更焦虑,用同行调侃的话说,我们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但一路过来,庆幸听了前辈的话,“年轻人,多学、多干点,总是没错的”,是的,成长的基本法则就是,经验和能力其实是干出来的。司法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这和医生是一样的,其实你不是在给别人干,你是在给自己干,你是在给未来的自己干活。多积累、多学习、多调整心态,这是一个法官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自己还有诸多不足,但收获的是,慢慢有点审判员的感觉。

关于法官看法院

法院在司法体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对法院、司法系统的认可度并不高。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件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小事,记得做书记员那时,接待了一个老人家,老人家说过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她说,这辈子第一次进法院,原来法院是这样的啊,法院的人是这样啊...其实法律还是有门槛的,在我们看来是常识,在他们看来却很高深的知识,作为一名法院人,虽然很忙,但应有别于对专业律师的苛责,也请给这类当事人一点耐心,学会做个倾听者,有时虽不能改变结果,但可能让他们多一份理解。提升法院形象、司法形象有时就在这细枝末节处。

城中法院是个很有温暖的集体,对我这个外乡人没有丝毫的疏远感。多数人对我的称呼,从最初的小季、慢慢到季哥、到现在也有人叫我老季,也能看出这个大集体的温暖,当然更能体现岁月的沧桑与无情。无论在民事还是刑事审判中,各位前辈都能倾囊相助,同事都能鼎力支持,不胜感激,个人和所在的集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此而感,个人和集体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部门还是法院,个人会支撑集体,集体的合力会反哺个人。

最后,我想说,像我们这波人,已过三十而立的岁数,面临工作、生活的种种压力,爱人之间有七年之痒,对于所钟情的职业也是的,当激情逐渐退去时,还是要有信仰去坚守。既然选择作为一名法官,不忘初心,办好当下每一件案件,才能对得起这份职业,也才能赢得未来。

以上是我的点滴分享,没有热情洋溢,但也是真情实感。最后,希望我们法院、法院人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lzczfy